186182fa8631c02cb236d134bf1efee8  

 

一項權威的心理學研究顯示,正面思考的人,不論薪資與健康,都比負面思考的人來得好,在這個挫折叢生的年代,你必須學會正面思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何謂正面思考?它指的是,在遇到挑戰或挫折時,人們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戰。

 

反之,負面思考就是一遇到挫折,人們就被負面情緒打敗,而責怪自己、環境,最後選擇退縮、放棄或報復。

 

例如,趕不上公車時,負面思考者的第一反應是「為何我會這麼慢到」、「公車為何開這麼快」,怪罪自己或環境,做出「那不去上班了」的決定。

 

然正面思考的人卻思索,「那現在該找替代方案,例如坐計程車」、「或者告訴對方自己會晚點到」,繼續完成計畫。

 

然而,你會問正面思考有什麼難?事實上,正面思考不容易。

 

從心理學實證方面,「激勵理論」的學者寇菲(Cofer)研究指出,


當人們遇到挫折時,高達9成以上的人會選擇5種反應:

 

攻擊、退化、壓抑、固執與退卻,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於10%

 

一般來說,樂觀者的思考路徑比較問題解決導向,容易正面思考;悲觀者則較易淪為負面思考,尤其若不自知形成思考慣性,負面思考程度將越來越嚴重,甚至引發憂鬱症。

 

「越來越多的實證顯示,不論是兒童、集中營的倖存者,或是東山再起的公司,正面思考的復原力是可以學習的」。其中,主要的關鍵在於,更改自己的「負面腳本」,透過臨床心理學常用的ABCDE原則,將負面人生轉為正面。

 

負面思考的人,都會從不愉快的事件(Adversity)中感受到無助,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現況,因此形成負面腳本的信仰(Belief)。他們認為,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到最後都會是壞的後果(Consequence),久而久之,他就失去對事件的理性判斷,而用負面腳本做成負面決策。但這時候,只要在思考路徑裡加入兩個步驟,分別是反駁Disputation與激勵Energizing,就可以將負面轉成正面思考。

 

反駁意指,對自己預設的負面腳本、負面決策進行反駁;激勵則指,強化自己轉向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能量。

 

例如前例公車開走,我因怪罪自己,索性不去上班,這時對於負面情緒就要提出反駁(心裡的另一個聲音),提醒自己無法解決問題,應該要想別的方法,例如坐計程車。最後,還要鼓勵自己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透過不斷練習,就能在遇到挫折時,將負面思考轉向正面感激。

 

由負轉正,這件事難度很高。《哈佛商業評論》在「如何激發復原力?」一文中就點出,正面思考能力強的人,有3種特質:


1.能夠坦然面對現實
2.擁有深信「生命有其意義」價值觀
3.即時解決問題的驚人能力

 

而天生不具上述特質的人,就需要不斷的演練ABCDE法則,將其內化為習慣,這需要紀律、友人與親人的鼓勵。

 

然而,有個迷思亟需被打破:「樂觀者就是正面思考,悲觀者則是負面思考,而且正面思考是無法學習的。」

 

事實上,樂觀者若樂觀過度,凡事以為天絕對不會塌下來,「根本不去解決問題,這也屬於負面思考,」精神科醫師江漢光解釋。換言之,過度樂觀或過度悲觀,以致不去

 

解決問題,都是負面思考。

 

但悲觀者,就一定會被挫折擊敗,無法成功嗎?答案是否定的。若你悲觀,卻擁有解決問題的企圖心與方法,你就是正面思考者,或是「防衛型的悲觀」(defensive

 

pessimism)。擁有這種特質的人當遇到挫折時,會「想到最壞的情況,並思索如何解決」。他們雖然不同於樂觀的人,但也會在職場上有良好表現,而其與悲觀者最大的

 

不同,就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動力。

 

一個企業需要樂觀者,同樣的也需要悲觀者,塞格利曼指出,像業務、行銷創意人員最好是樂觀特質擔任,但財務長、研發人員最好是稍微悲觀的人來擔任比較好。

 

事實上,不止學界,連企業界也開始重視正面思考,隨著企業科層組織規模急速擴張,培養正面思考的解決能力更顯重要。

 

~ ~  文章  from 商業周刊  ~ ~

 

  文章有點長 ~ 你打瞌睡了嗎 ? 被我發現了呦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旦小姐林淑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