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篇/9月逢白露 轉骨黃金期
2008/08/31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為人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希望藉由「轉骨」讓孩子生長得更好。但中西醫師皆表示,睡眠與營養才是長高的主要因素,千萬不要補過頭,適得其反。
不要補過頭…睡眠營養是重點
中國傳統古籍「黃帝內經」提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入秋之後,「白露」正是轉骨好時節,坊間各式轉骨方紛紛推出,透過媒體廣告、節目強力放送。
聽到一句句「你的孩子其實可以長得更高」的宣傳口號,讓父母不禁緊張起來。為了「對得起」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身高上,猛打聽哪一種轉骨方比較好。但醫師表示,睡眠與營養才是長高的主要因素,千萬不要補過頭了。
轉骨湯有別…依照時節調藥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治醫師羅國正說明,邁入青春期,即由兒童發育成大人重要階段,也就是所謂的轉骨,在中醫概念上,透過調養可減少後天的失調,尤其是身型較瘦小者,青春期即長高的黃金時間,透過中藥「轉骨湯」調養、可以促進、加速生長。
中醫師吳明珠說,傳統轉骨藥材主要是補腎陽,偏燥熱、容易口乾舌燥,因此適宜氣候偏涼的入秋時節服用,加上大陸氣候冬天寒冷,因此必須在入冬之前的秋天儲存能量,給「轉大人」的孩子滋補身體,但在台灣氣候不若大陸寒冷,不一定要執著「白露」時令,應該要針對不同時節調整藥方。
10到14歲…太早過晚都不好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也認為,生長沒有季節之分,要把握10歲到14歲黃金期,成長的八字口訣便是「認真睡覺、注意營養」,最好在晚上10時前上床睡覺,營養均衡、多食用高鈣、高蛋白食物,而生長落後於同年齡孩子才需要求助醫師。
中醫的轉骨主要是促進腸胃功能,以及行氣活血、固澀精氣。羅國正說明,轉骨湯主要成分以健脾固腎藥材為主,如果吸收能力不好,應要先調養脾胃,且轉骨湯是男女有別,男生要喝固腎強精、女生則是要補血養血,一定要配合發育的時間,最好是在青春期之前就開始,女生較早一點,大約是初經來的前後,男生大概在變聲前後。時機拿捏很重要,過早就是揠苗助長,過晚則沒有太大幫助。
如果他早熟…調養拉長生長期
過早或過晚,也得從孩子成長的差異來判斷。吳明珠說,由於現在營養過剩加上環境荷爾蒙因素,不少孩子反而是太早「成熟」了,此時就不宜多用過於滋補的中藥。
她說,父母應懂得觀察孩子是否已邁入青春期,以及一年內長高的幅度,中醫也會根據胸部、毛髮生長以及脈相等徵兆來判斷。
性早熟的孩子,雖然一下長很快,可是因為生長期縮短,之後成長會「停滯」不前,
此時必須藉由調養去拉長生長期。
另外有的孩子抵抗力不好,也會拉低生長基線,此時也可以透過中醫調養,增強抵抗力。
如果他慢啼…可能吃少睡不好
有的孩子生長落後,可能是睡不好,或是因為人際關係影響心理層面,則需要疏肝利氣的中藥,幫助好睡,而胃口小、不愛吃,恐怕生長能量不足,必須要調養脾胃,反觀吃得多、少運動的,就需要開給消導藥材,降胃熱、減少食欲。
中醫會力求「中庸之道, 陰陽平衡」,根據不同體質、「對症」建議,因此中醫師都強調,最好的方式還是中醫問診後,根據個人體質提供適合的轉骨湯,一般坊間的偏方可能無法一概適用。
偏方不能信…當心引發性早熟
吳明珠說,在臨床上也遇到因為亂吃偏方,引發早熟,因為內分泌干擾,月經來得早、多,對生長反而不利,或是本身比較燥的體質,因此而拉肚子。
羅國正提醒,除了後天調養,遺傳也是決定身高的重要因素,另外還有營養、運動、睡眠等各因素,皆與生長、身高相關,不應高度期待子女一定能長得比自己高許多,除了喝轉骨湯等調養方式,其他方面也得兼顧、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