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mindbodygreen)
讓「癌細胞」自取滅亡的飲食法:6大「抗癌特種部隊」這樣吃,「大腸癌」存活率提高41%!
文章 from 每日健康 日期:2016-08-17
抗癌特種部隊:六種超級食物
不當的飲食習慣是提高罹癌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MindBodyGreen》網站指出,攝取動物性蛋白、飽和脂肪、精製碳水化合物,是造成癌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最大宗因素。顯然,在聞癌色變的21世紀,唯有改善飲食習慣,才能真正遠離癌症風險。提倡營養食療多年的醫學博士Joel Fuhrman,在這篇報導中特別指出食物「抗癌特種部隊」:下列這六種食物的抗癌特性,最適合人體吸收,如果要避免癌症上身,最好能夠每天都吃。
綠色蔬菜
綠色蔬菜所含的營養,能保護血管、降低糖尿病風險,而且還是植物性蛋白,以及對身體有益的草酸、鈣、和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已經被研究證明能提高大腸癌患者41%的存活率,菠菜,羽衣甘藍、奇亞籽都含有omega-3脂肪酸。
豆類
豆類提供人體優質的碳水化合物,同時也是抗糖尿病和減肥者的最佳選擇,豆類能延長飽腹感、降低食慾,並且還有可溶性纖維,能降低膽固醇,以及高水平的抗性澱粉,能避免腸胃吸收過多熱量、防止食物轉化為脂肪酸,有助於防止結腸癌。
洋蔥
大蒜,韭菜,蔥,這系列的蔥家族食物具有強大的抗癌作用,還能增強心血管和免疫系統。蔥類食物含有解毒效果,能阻止體內癌細胞生長,防止血管阻塞。更有研究指出,攝取蔥類蔬菜可以降低罹患胃癌和攝護腺癌的風險
蘑菇
蕈菇類食物具有抗癌、消炎的功能,能刺激免疫系統,預防DNA損傷,減緩癌細胞的生長,並對抗編程癌細胞,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另外,蕈菇類含有芳香酶抑制劑,能限制雌激素的產生,而雌激素已被證明是一級致癌物,是導致乳腺癌的主要原因。唯一要注意的是,蕈菇類食物生食可以吃進agaritine的有毒物質,必須煮熟後食用。
莓果
藍莓,草莓,黑莓被認為是抗氧化的超級食物,它們含有高度的抗氧化劑、包括類黃酮和抗氧化維生素,能保護心臟,刺激抗氧化酶生長。莓果類食物已被證明能減少糖尿病、癌症及認知衰退症的風險,對於認知及記憶也有改善效果。
堅果
堅果類食物含有健康脂肪和微量營養素,包含植物甾醇,礦物質和抗氧化劑,各種研究已經證明,堅果類中的omega-3脂肪酸,以及芝麻中富含的「木脂素」,具有強大的防癌作用。另外亞麻籽油在一項追蹤乳腺炎病患的實驗中也被發現,木脂體能減少患者71%的死亡風險。食用堅果還能促進人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
連醫生都不敢吃的「10種常見致癌物」,大腸癌、胰臟癌、胃癌全都是吃出來的!
文章 from 每日健康 日期:2016-10-17
根據國外《CUREJOY》報導,以下為10種常見恐致癌的食物:
1. 反式脂肪
薯條、洋芋片等這些經過耐高溫的氫化油脂油炸後,會增加反式脂肪的含量。反式脂肪容易引發癌症、心臟病和免疫系統問題
2. 丙烯醯胺
澱粉類的食物例如薯條、洋芋片等,經過高溫加熱後可能產生「丙烯醯胺」。國際癌症組織強調「丙烯醯胺」會增加罹癌風險。
3.微波爆米花
一些像是披薩盒、微波爆米花袋子、防油紙袋都可以發現「全氟辛酸(PFOA)」的存在,根據美國環保署測試發現,「全氟辛酸」可在人體內存留長達四年,許多研究結果發現「全氟辛酸」會增加腎臟、肝臟、胰臟等器官罹癌的風險。
4.紅肉
美國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醫學以及細胞與分子醫學特聘教授Varki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報期刊發表一則最新研究,發現吃紅肉後可以偵測到物質「Neu5Gc 」,引發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抗「Neu5Gc 」的反應,導致慢性發炎並且刺激癌症發生。
5.養殖鮭魚
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研究發現,養殖鮭魚可能含有大量與癌症有關的有毒物質,例如農藥、抗生素、重金屬等。因此建議食用時,選擇野生鮭魚取代養殖鮭魚。
6.人工色素、甜味劑、人工香料
國際癌症組織在動物實驗證實「糖精」會導致癌症,美國公共利益科學中心表示現在常用的色素「紅40號、黃5號、黃6號」可能為致癌物。
常見的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被人體分解成有毒物質,可能引發癌症或是腦部腫瘤。
7.加工肉類
培根、熱狗、香腸等這些加工肉類,因為含有「亞硝酸鈉」等化學物質,會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8.基因改造食物
現在有許多常見的食物為基因改造食物,這些基改食物是為了可以承受大量農藥和有毒物質以對抗害蟲,有些動物研究發現基因改造食物會讓腫瘤快速生長。
9.罐頭番茄
番茄內含有雙酚A酸類等,可能會侵蝕罐頭內層有BPA的表面,導致不小心吃入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10.酒精
攝取過量酒精可能導致心臟衰竭、中風與休克,國際衛生組織WHO表示過多的酒精會導致口腔、食道、肝臟、大腸與乳癌的發生。
醫生絕對不吃!5大「雌激素食物」誘導細胞癌化,讓妳「致肥」又「致癌」
文章 from 每日健康 日期:2016-10-05
雌激素與癌症的關聯
國外媒體報導一名約莫40歲女性,在毫無病史的情況下被診斷出罹患3期乳癌,醫生追蹤她的生活作息,發現導致她罹癌的原因竟是因為她沒生小孩,因此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雌激素是導致正常細胞癌化的誘發物,根據研究表示,分娩次數越多,罹患乳癌的危險則越低,單身或未生育的婦女,罹癌風險甚至高出1.4倍。
「雌激素」目前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根據《Alternet》報導,雌激素與乳癌、前列腺癌、肺癌、卵巢癌、皮膚癌、膽囊癌的發作風險有關,也是導致肥胖、性功能障礙、男性精子量下降的原因。
化妝品、洗髮精中也含有雌激素
日常生中許多污染物質都會含有化學性的雌激素,例如塑料中的雙酚A,洗滌物、化妝品、地毯、殺蟲劑、除草劑等等。去年底,台灣法律將限制含有雌激素的洗髮精在2016年七月全部下架,一共有600多項商品被勒令下架。其實含有雌激素的藥妝產品在歐美國家已禁用多年,台灣卻遲到今年才全面下架。
醫師建議:這五種「雌激素食物」不要吃
然而,除了這些化學物質之外,天然的食品中也含有雌激素,食用過量仍有造成癌症的風險。醫師Josh Axe在《Draxe》網站撰寫專文章,體內雌激素過多,將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自體免疫性疾病,慢性疲勞及癌症等健康問題,Josh Axe特別指出,體內雌激素濃度過高或有相關致癌風險的人,必須少吃五種食物:大豆、糖(精製碳水化合物)、紅肉、乳製品,以及含有聚四氟乙烯的化工製品等等,Josh Axe並且拍攝短片解釋雌激素對人體的作用及可能造成的損害:
難怪日本咖哩這樣煮!咖哩、葡萄乾 有效預防大腸癌
文章 from 早安健康 2016年2月15日
【早安健康/黃泳晞】根據衛生署統計,大腸癌高居國內十大癌症中第1名,部分原因或與國人近年來飲食習慣的改變有關。若希望遠離癌症,高油脂、紅肉及燒烤油炸類等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是首先必須戒掉的選項。
然而,究竟該怎麼吃、吃哪些食物才能化被動為主,有效預防癌症?日本知名醫師告訴你,只要多吃咖哩、葡萄乾就能輕鬆辦到。
日本消化系專科醫師江田証在《為什麼你的病好不了》書中指出,經過癌症研究中心證實,咖哩與葡萄乾、葡萄皮中因含有薑黃素、白藜蘆醇等特殊營養成分,能夠有效預防癌症並抑制大腸癌細胞增生。書中提到,大腸癌的產生有一定過程,首先會產生早期病變「異常腺窩病灶」,形成大腸息肉後,最後才會演變成大腸癌。
而咖哩中富含的「薑黃素」成分(即咖哩的黃色成分),可以有效預防癌前病變,減少大腸癌早期病灶的發生機率;此外,葡萄皮中所含有的豐富白藜蘆醇,也具備了抑制癌細胞增生的效果。而由於葡萄乾為連皮食用,因此食用葡萄乾也能讓身體充分吸收葡萄皮中的白藜蘆醇而達到抗癌功效。
若想要降低罹患大腸癌的可能性,咖哩、葡萄皮、葡萄乾可是不可多得的好食物。
【咖哩】
咖哩中所富含的「薑黃素」,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它的防癌效果。只要食用含有百分之0.2~2劑量的薑黃素,便能明顯降低異常腺窩病灶的形成。此外,薑黃素也含有抗老化的功效,能有效預防失智症產生。
【葡萄皮、葡萄乾】
葡萄皮中含有珍貴的抗氧化成分「白藜蘆醇」,具有高度氧自由基的吸收能力,多吃可使人長壽。相關研究顯示,連續29天每日對大腸癌患者投予0.5~1克的白藜蘆醇,癌組織增生的情況明顯減少;而連續兩週讓大腸癌患者食用葡萄皮的結果,患者體中導致大腸癌惡化的Wnt訊號也明顯降低。(Wg (wingless)與Int,一種複雜蛋白質作用網路,常見於癌症中。)
白藜蘆醇的好處不僅於此,研究指出,白藜蘆醇能改善胰島素阻抗及肝功能,可以降低血壓、膽固醇,進而達到協助減肥的效果。
註. 以上針對白藜蘆醇之研究,其所使用的均為名為「反式白藜蘆醇」成分。讀者若欲挑選營養補充劑,最好選擇清楚標示「反式白藜蘆醇~毫克」的產品。
預防「乳癌」減少發炎是關鍵!「四大營養素」這樣吃,強效抑制高達95%的癌細胞
文章 from每日健康 日期:2017-02-08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乳癌高居國內婦女死因的第二位,平均每天有三名婦女死於乳癌。雖然乳癌的威脅性絕對不能小覷,但最重要的是,除了定期篩檢之外,實際上有一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預防乳癌這種可怕的疾病。
根據國外網站《Newsmax》的報導,美國的自然健康專家 Cheryl Myers 表示,最好的抗癌方法就是盡一切可能預防癌症。
「有三種簡單的方法可以保護自己免於癌症的侵害。」Cheryl Myers 說。「首先,吃乾淨的食物,包括各種水果、堅果、天然油脂和蔬菜,以及有機的肉類、魚類或素食蛋白源。」
「第二,每天活動幾次,即使只有15分鐘的散步也好。然後我們可以保護自己的第三種方法是投票給那些提出良好政策的候選人,支持減少污染和促進食品安全的政策。」
雖然許多內部因素都可能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但最危險的根本原因是發炎。
因此,避免發炎並促使身體的細胞自然發育是預防乳癌的關鍵。在抗發炎這方面,一些植物所提煉出的藥物被認為是預防、對抗乳癌的利器。
以下是四種最強大的抗癌補充劑:
薑黃素
薑黃素是一種天然、強大的抗發炎劑,可防止癌細胞形成、殺死現有的癌細胞,並防止癌細胞擴散。但要注意的是,雖然您可以藉由在料理中使用薑黃來攝取薑黃素,但這樣做只能吸收約5%的薑黃素,因此 Cheryl Myers 推薦每天攝取500 mg的薑黃素補充劑。
石榴籽油
石榴種子具有強大的抗癌特性。一項研究指出,來自石榴籽油的石榴酸表現出顯著的抗腫瘤功效,可抑制高達95%乳癌的癌細胞增殖或擴散。
葡萄籽提取物
葡萄籽富含低聚原花青素複合物(OPCs)且具有優良的抗氧化活性,是目前已知的癌症剋星知一。
一項細胞研究也指出,葡萄籽提取物含有芳香環酶抑制劑,可阻止酶將雄激素轉化為導致乳癌的雌激素。除此之外,它還具有抑制高度惡性、快速生長的三陰性乳癌細胞轉移和入侵身體其他部分的能力。
維生素D3
臨床研究表明,超過75%的乳癌患者是缺乏維生素D的。其他研究的結果也顯示,高水平的維生素D可以降低高達50%的乳癌風險,維生素D可進入乳癌細胞,觸發細胞凋亡並破壞癌細胞。
Cheryl Myers進一步表示,用來降低膽固醇水平的他汀類藥物會降低身體製造維生素D的能力。因此建議您適度補充,確保維生素D的濃度足夠,才能幫助預防乳癌。甚至可請專業醫師檢測您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如果需要的話,再選擇一個良好的補充劑服用。
防癌有解!記得這15種防癌食物
文章 from 台灣好食材
作者文/Fooding台灣好食材編輯
癌症連續33年成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平均每11分25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國健署表示,美國癌症研究所挑選15種防癌食物,包括十字花科蔬菜、深色葉蔬菜、蔥屬食材、薑黃、豆類、菇類、南瓜、番茄、全穀類、堅果類、莓果類、蘋果、葡萄、柑橘類、綠茶,大家不妨列入平日飲食中,抵抗癌症入侵。
15種防癌食物大家不妨列入平日飲食中
《肥胖者致癌風險高》
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肥胖是最重要的致癌因子,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的人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的風險比健康體重的人多了1~2倍;衛福部101年癌症登記分析資料也顯示,體重過重者比身材正常及過輕的人容易罹患攝護腺癌、甲狀腺癌及肝癌等,子宮體癌、乳癌的發生率更高了2.9倍及1.6倍。
《紅肉、糖飲、油炸都NG》
邱署長指出,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挑選15種防癌食物,包括十字花科蔬菜類(芥蘭、花椰菜、高麗菜)、深色葉蔬菜類(菠菜、甘藍、生菜)、蔥屬食物(大蒜、洋蔥、韭菜)、薑黃、豆類(綠豆、紅豆、碗豆)、菇類(香菇、金針菇、木耳)、南瓜、番茄、全穀類(糙米、燕麥、大麥)、堅果類(核桃、杏仁、腰果)、莓果類(藍莓、草莓)、蘋果、葡萄、柑橘類(柳橙、橘子、金橘、檸檬)、綠茶等食物,民眾不妨參考,並遠離加工肉品、紅肉、含糖飲料、高溫油炸等NG食物。
《活動不足也增罹癌風險》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25%的乳癌及大腸癌與活動不足有關,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其他癌症與身體活動有關;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2010年研究調查更指出,每天運動15分鐘,可延長3年壽命,並降低10%的癌症死亡風險。
《年菜以蒸、滷、燙為主》
年節即將到來,邱署長表示,根據國健署統計,去年6天年假,超過3成民眾平均胖了1.7公斤,今年年假長達9天,估算可能發胖2.9公斤,不利防癌,建議年菜以清蒸、滷、燙、涼拌為主,避免高油、高脂、裹粉油炸、勾芡、加糖及醬汁,而且不要宅在家,不妨全家出遊,或利用社區公園健走,也可以騎單車,讓身體健康動起來。
致癌物原來在水中!這樣喝水、吃3類食物就能防癌
文章 from 早安健康
作者林昕潔/整理編輯
圖片 from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人每天都要喝下約2000毫升的水,但喝下的水卻不只是水這麼簡單!長庚醫院腎臟系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就曾在書中提到,喝到壞水有可能造成肝腎問題。另外,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也指出,人體的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過高,可能引起血紅素變性症。中研院院士許靖華近期更表示,若能只喝不含亞硝酸的飲水,就能預防甚至治癒癌症。
根據《聯合報》5日報導,中研院院士許靖華與研究團隊發現,癌症的基因並非人類基因,反而和細菌的基因較為相似。許靖華認為,亞硝酸會活化「冬眠」的癌幹細胞,幫助厭氧菌的細胞生長。因此,若人類飲水中不含亞硝酸,就能預防甚至治癒癌症。許靖華和中國科學院即將在英國等地發表這項論文。
過多硝酸鹽、亞硝酸鹽,會導致急性後天變性血紅素症
根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資料,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都是會天然形成的物質,在土壤、水和食物中都可能存在,事實上是人類正常飲食的一部分。
硝酸鹽及亞硝酸鹽本身並未被列為對人類具致癌性的物質,但含量過高時可能造成血紅素變性,使得血紅蛋白攜帶氧氣的能力下降,造成身體缺氧、無力、心臟快速跳動,嚴重者更會有中樞神經系統衰退、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造成休克、昏迷或死亡。
致癌物質:亞硝胺
至於為何認為亞硝酸鹽與癌症有關呢?這是因為身體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某些亞硝基化合物,其中某些物質可能導致癌症。常見的香腸及魷魚、胡蘿蔔與干貝等不能一起吃,就是因為亞硝酸鹽和含胺類食物合吃,會產生具致癌性的亞硝胺。
另外,煙燻或鹽醃的肉類以及啤酒、威士忌都含有亞硝胺。含有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若經油炸、煎烤等直接加熱烹調,也會導致亞硝胺生成。
含有蛋白質或硝酸鹽的天然食物,也會在一連串的消化過程中產生亞硝酸鹽。人體每天吸收的硝酸鹽,有86%來自蔬菜,特別是蘿蔔、大白菜、芹菜、茄子等硝酸鹽含量較多。不新鮮的蔬菜也可能含有硝酸鹽,含有硝酸鹽的蔬菜用鹽醃製也會產生亞硝酸鹽,最後在腸胃道中合成亞硝胺致癌物質。
林杰樑醫師著作:3大招預防亞硝胺傷身
已故林杰樑醫師曾在《生活中的毒》書中提到,想要預防亞硝胺合成和其毒性,就要避免同時吃下含有亞硝酸鹽和含胺類的食物。另外,多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和多酚的蔬果、咖啡、綠茶等食物,可以使亞硝酸鹽在胃中被破壞,減少亞硝胺合成反應。
另外,含亞硝胺食物改用水煮、清蒸或微波爐加熱,並多吃蔬果或含有益生菌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抑制害菌生長,也能減少亞硝胺的合成。
消除亞硝酸鹽的方法
1 多吃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多酚的食物
維生素C:甜椒、花椰菜、芭樂
維生素E:葵花子、芝麻、杏仁
多酚:綠茶、咖啡、莓果類
2 以水煮、清蒸、微波爐加熱的方式烹調